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
当常规思路陷入僵局时,一个意料之外的诊断浮出水面,为治疗带来转机。
撰文 | 鸢鸢
毒性(TNG)是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(以下简称“甲亢”)的常见病因[1],且TNG在女性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。甲亢对心血管系统有显着影响,包括心率加快、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,这可能会加剧或诱发易感个体的心力衰竭。
今天这则病例介绍了一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87岁老人,在规范治疗下心力衰竭却突然恶化[2],遇到这类情况,为确保及时诊断和管理,我们该怎么做?
患者信息:
李奶奶, 87岁,身高1.52m,体重73kg。
既往史: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(HFpEF)、心房颤动、慢性肾脏病4期、2型糖尿病、多结节性甲状腺肿。
6个月前的随访: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[游离T4 1.37ng/dl,促甲状腺激素(TSH)0.8μIU/ml],她也丝毫没有心悸、怕热、手抖、体重减轻等症状。心力衰竭治疗方案:螺内酯(25mg每日一次)、达格列净(10mg每日一次)、比索洛尔(1.25mg每日两次)和伊伐布雷定(5mg每日两次)。
不明原因的心衰加重
一周前,李奶奶发现,以往能轻松完成的穿衣、洗漱等日常活动,如今变得异常艰难。一活动就有严重的呼吸困难,还伴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,尽管严格卧床休息了一周,这些症状也只是略微减轻。家人心急如焚,将她紧急送入医院。
入院时,李奶奶神志尚清,生命体征显示体温36.0°C,心率83次/分,血压129/76mmHg,呼吸频率19次/分,在2L/分的鼻导管吸氧下血氧维持在98%。体格检查发现心律不齐、双肺下野湿啰音、明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,以及颈部可见肿块。
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(LVEF)57.9%,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,没有明显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,但存在室壁增厚、轻度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反流,以及中度至重度三尖瓣反流。未见心包积液或心内血栓。
实验室检查显示N末端B型利钠肽原(NT-proBNP)显著升高(两周前为2882pg/ml,现在为6126pg/ml),心力衰竭恶化。胸部X光片显示肺水肿,心电图再次确认了心房颤动。白细胞计数正常,无贫血迹象。痰液和胸腔积液培养均为阴性,排除了感染。
综合以上,“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”的诊断已然明确。
但核心问题悬而未决:是什么导致了这次突如其来的恶化?李奶奶一直严格遵守医嘱用药,感染已被排除,心脏结构本身也没有发生剧变。是隐匿的缺血?还是其他系统性疾病在作祟?
意外的转折点
就在这时,李奶奶颈部那个醒目的肿块再次吸引了医生的目光。这个存在多年、既往“安分守己”的多结节性甲状腺肿,会不会是潜在的“凶手”?医生一个念头闪过:查甲状腺功能!
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令人吃惊:游离T4 3.77ng/dl(显著高于正常范围),TSH<0.01μIU/ml(被严重抑制)。这与6个月前完全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形成了天壤之别!结果指向了这个新发的、活跃的甲亢。
为了明确甲亢的病因和甲状腺结节的性质,医生迅速安排了进一步检查。Tc-99m甲状腺扫描结果呈现放射性核素摄取分布不均,甲状腺中央区域摄取相对增高(图1),如此证实了TNG的诊断。
图1 箭头表示线体中央部分摄取增加的区域
令人稍感意外的是,超声复查4厘米的结节大小与6个月前相比并未见明显增长。然而,李奶奶确实主诉有颈部胀感和偶尔的吞咽不适(压迫症状)。细针穿刺检查回报:良性病变,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可能性。
真相大白:功能之变而非形态之变
所有的线索汇聚成一个合理的解释:李奶奶原本“安静”的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中,有结节获得了自主分泌功能,转变为“毒性”结节,这种在没有甲状腺自身免疫的情况下持续出现甲亢进状态是TNG的特征之一,它可以在甲状腺结节大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发生,尤其在长期存在的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。高龄也可能是这种功能转变的促进因素。
明确了TNG是此次心衰急性加重的病因后,治疗方案立刻调整:加用卡比马唑10mg每日一次,并仔细监测体液状态和控制心率以维持心血管稳定。
住院期间,李奶奶的症状显著改善。一个月后随访显示,她的甲状腺功能趋于稳定。继续服用卡比马唑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,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心脏状况。
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(Graves病)常伴明显高代谢症状(如烦躁、怕热、多汗、消瘦)不同,TNG引发的甲亢往往症状轻微、发展隐匿,尤其在老年人中,其症状极易被归咎于衰老本身或原有的心脏病、肾病。李奶奶在甲亢发展初期就缺乏典型症状,6个月前甲状腺功能还完全正常,使得这次功能改变更具迷惑性。
这个病例最核心的启示在于:对于老年患者,尤其是已知有甲状腺结节或既往甲状腺疾病史者,若出现无法用常见原因(如感染、心肌缺血、治疗依从性差)解释的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或难以控制,应该将甲状腺功能(尤其是游离T4和TSH)检查纳入评估流程。
TNG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(甲状腺切除术)或放射性碘治疗。然而,对于像李奶奶这样87岁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,手术风险极高,放射性碘治疗起效较慢且可能加重心衰,抗甲状腺药物可能是更合适的治疗选择[3]。
参考文献:
[1]Cooper DS, Hyperthyroidism: Lancet, 2003; 362(9382); 459-68
[2]Lin TC, Kornelius E.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in an Elderly Patient: A Rare Presentation of Toxic Nodular Goiter. Am J Case Rep. 2025 Apr 9;26:e947896. doi: 10.12659/AJCR.947896.
[3]Ross DS, Burch HB, Cooper DS, 2016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nd other causes of thyrotoxicosis: Thyroid, 2016; 26(10); 1343-421
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!
加入我们吧!
责任编辑:银子
*\"医学界\"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