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配资怎么开户
VR运动减重效果如何?中国学者顶刊揭秘。
撰文丨李诗媛
来源丨医学界肥胖频道
超重/青少年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,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,其不仅会增加疾病、代谢疾病的风险,更可能导致青少年长期的认知功能发生变化。青少年的大脑易受到肥胖相关的认知障碍的影响,进而削弱工作记忆等执行功能。
尽管体育锻炼是公认的超重/青少年肥胖首选干预方案,但现实中诸多障碍严重制约了其实施效果,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:
内在动机不足,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;
体育锻炼过程中遭遇的同伴歧视等不良经历,加剧了对体育活动的抵触情绪;
个性化指导资源匮乏。
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度降低。因此,构建安全且富同理心的体育干预措施,对激发肥胖青少年的运动热情、强化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。
2025年6月23日,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/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李华婷教授团队、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/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盛斌教授团队通过医工交叉合作研究,携手上海体育大学王继红研究员团队、上海科技大学/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曾嵘教授团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林水德教授团队,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Adaptive AI-based virtual reality sports system for adolescents with excess body weight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(图1)。
该研究成功研发全球首个针对超重/肥胖青少年体重管理的虚拟现实VR运动干预系统REVERIE(Real-world Exercise and VR-based Exercise Research In Education,中文名“灵境”)。该系统创新性地利用了由深度强化学习驱动、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虚拟教练智能体,通过持续迭代用户交互不断优化升级,能够提供安全有效、沉浸式且富同理心的运动指导服务。其生物力学表现与运动心率响应,与同类型真实世界运动相比无显著差异。
随后,研究团队完成了全球首例针对超重/肥胖青少年的VR运动干预随机对照试验(RCT),通过创新的多维度评估证实:VR运动在超重/青少年肥胖干预中潜力显著,除减脂外还能全面改善其身心与认知健康,这一成果为破解青少年肥胖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,同时在改善其身心状态与提升认知能力方面开辟了新路径。
图1:在
Nature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
“灵境”溯源:从钱学森先生的译名提议到REVERIE的致敬命名
早在1990年,钱学森先生便提议将“Virtual Reality”译为“灵境”;1993年,他进一步指出,VR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,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,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。
如今,VR虽已被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,但现有VR运动系统存在适配性不足及缺乏严格的RCT来验证VR有效性等问题。研究团队为此开发REVERIE系统,为致敬钱学森先生的构想,故将中文名命名为“灵境”,这是全球首个专为超重/肥胖青少年体重管理设计的VR运动干预系统。
“灵境”破局:全球首个青少年减脂VR运动干预系统REVERIE亮相
REVERIE系统采用“模板驱动结合实时反馈”的深度强化学习策略,实现个性化的动态指导,具体可分为以下3个步骤:
(1)团队通过高精度动作捕捉技术,系统采集专业教练在乒乓球、足球教学中的动作,构建专业教练模板。
(2)以专业教练为目标行为模型,结合Transformer架构与深度强化学习技术,训练具备自主教学能力的虚拟教练智能体。
(3)部署运行后,系统持续采集智能体与青少年的交互数据,用于其持续强化学习与策略微调,实现青少年个性化运动干预。
研究结果显示,REVERIE系统能够提供安全有效、沉浸式且具同理心的体育指导,其生物力学表现与运动心率响应,与同类真实体育活动相近(图2)。
图2:REVERIE系统概览和生物力学评价
“灵境”实证:RCT验证身心脑多维改善显效
为进一步验证REVERIE系统作为针对青少年的运动干预工具的有效性,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RCT,共纳入227名超重/肥胖青少年,随机分配至对照组、真实乒乓球运动组、真实足球运动组、VR乒乓球运动组和VR足球运动组。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运动习惯,运动组在常规体育课基础上增设每周三次的对应运动干预;真实与VR运动组则通过心率臂带控同强度,同时保持训练内容一致。所有受试者同期接受统一饮食管理,干预持续8周。主要研究终点为体脂含量变化,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体成分、糖脂代谢、体适能、心理健康、认知功能等。上述研究终点对应“身”“心”“脑”的健康状态,以下将从这三方面解析REVERIE系统的干预效果。
▌身
8周干预后,主要结局显示,与对照组相比,VR运动组体脂平均减少4.28kg(95% CI -6.35~-2.22),真实运动组平均减少5.06kg(95% CI -7.13~-2.98),两组减脂效果相当。次要结局中,与对照组相比,VR运动组和真实运动组的血清肝酶水平[谷丙转氨酶(ALT)、谷草转氨酶(AST)、谷氨酰转肽酶(GGT)]及胆固醇(LDL-C)水平均有所下降(表1)。
表1:受试者的体脂及代谢指标变化
▌心
心理评估显示,VR运动组和真实运动组受试者的自我效能感、自尊、幸福感、睡眠质量及饮食行为均显著提升(所有P<0.05)。同时,两组的运动意愿均显著增强(所有P<0.05),且VR运动组的增幅更大(平均值:0.96,95% CI 0.44~1.49)(表2)。此外,干预结束后6个月的随访显示,与真实运动组相比,VR运动组在上述结局指标中的改善效果仍持续存在(所有P<0.05)(图3)。结果表明,REVERIE体育干预能够对超重/肥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运动意愿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。
表2:受试者心理健康变化(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组、真实运动组、VR运动组)
图3:受试者在基线和6个月随访时运动意愿的变化
▌脑
在认知功能方面,与真实运动组相比,VR运动组表现出更高的嗅觉识别能力(平均值:2.84,95% CI 1.15~4.53)和更准确的工作记忆(任务准确率平均值:10.88%,95% CI 1.19%~20.56%)(表3)。
表3:受试者认知功能变化
脑功能影像显示,VR运动可引发更复杂、层级化且具重构潜力的脑网络活动,动态调节关键神经网络交互,增强神经效率与可塑性(图4a,b)。多组学整合分析指出,VR运动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组、代谢组及脂质组特征,而真实运动主要体现为蛋白质组的变化。差异组学特征关联脑区集中于额叶、颞叶及楔前叶,与认知行为指标密切相关(图4c)。VR运动认知功能改善的机制可能涉及两条途径:一是通过肠道微生物群-脑轴调控认知;二是蛋白与代谢物互作共同影响认知功能。
图4:VR运动对超重/肥胖青少年脑活动和功能连接的影响及与多组学特征谱之间的联系
小结
本研究证实,针对超重/肥胖青少年群体,VR运动干预系统REVERIE不仅在减脂、代谢改善及运动意愿提升方面效果显著,更首次展现出对其心理健康、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可塑性的积极影响。这一成果既是对钱学森先生“灵境”构想的生动实践,也为青少年的运动干预注入了科技驱动的全新活力。
未来研究若深入揭示其核心机制,或将进一步发现VR运动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青少年当下的健康状况,更可能对其成年期乃至后代健康产生持久影响。而随着样本量扩大、干预周期延长与应用领域的拓展,这一技术的潜力若能充分释放,将有效助力青少年养成健康活跃的生活方式,为VR运动干预在青少年健康管理领域开启全新篇章。
参考文献:
[1] Wang J, Qin Y, Wu Q, et al. An adaptive AI-based virtual reality sports system for adolescents with excess body weight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Nat Med. 2025;31(7):2255-2268.
扫描下方二维码,查看更多精彩内容
*“医学界”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